跳至主要內容

2. 应用程序架构


2. 应用程序架构

在本文中,我们将高层次地概述一个生产级应用程序的架构。这将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,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每个组件的细节。

在生产环境中的应用程序架构中,各种组件协同工作以创建一个健壮的系统。虽然这里我们会对这些组件进行简单介绍,但在后续章节中,我们将详细探讨每个组件。


从开发者的视角

从开发者的视角出发,可以更容易理解应用程序架构。开发者编写代码后将其部署到一个服务器上。这里我们暂且定义服务器为处理来自其他计算机请求的计算机。服务器需要持久性存储来保存应用程序的数据。尽管服务器可能内置存储设备,但其存储容量通常有限,因此服务器会通过网络与外部存储系统(例如数据库或云存储)进行通信。


从用户的视角

用户通常是通过网页浏览器发出请求的人。在这种情况下,网页浏览器就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的客户端

当用户希望使用一个前端功能时,服务器会响应所需的 JavaScript/HTML/CSS 代码,这些代码会被编译并展示给用户。但是,如果用户数量激增,单一服务器可能无法同时处理所有请求。这时,瓶颈可能会出现在服务器的 RAM 或 CPU 上。为了在处理多个用户请求时保持性能,我们需要对服务器进行扩展。


扩展服务器

为了处理更多请求,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增加服务器的 RAM 或升级拥有更多核心和更高频率的 CPU。然而,每台计算机的升级都是有限度的。对同一台计算机进行升级被称为垂直扩展(vertical scaling)。

另一种方法是部署多台服务器运行同一套代码,并将用户请求分配到这些服务器中。这样,所有用户不会同时访问一台服务器,保证每台服务器的响应速度。同时,如果某台服务器宕机,我们可以将流量引导至其他服务器。这种方法被称为水平扩展(horizontal scaling)。

通常,在大型系统中我们更倾向于水平扩展,因为它更强大,并且可以使用普通硬件(价格相对便宜的标准硬件)实现。然而,水平扩展也需要更多的工程设计,因为我们需要确保服务器之间能够相互通信,并且用户请求能够均匀分配。

对于简单的应用程序而言,垂直扩展可能足够且实现更容易。例如,亚马逊 Prime Video 的某些服务就从微服务架构迁移回了单体架构【来源open in new window】。

但如果有多台服务器,如何决定用户的请求分配给哪台服务器呢?这就需要负载均衡器(load balancer)。负载均衡器会将传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一组服务器中。

此外,还需要注意,服务器通常并非孤立存在。它们很可能通过 API 与外部服务器交互。例如,google.com 网站通过 API 与 Stripe 等服务进行通信。


日志与指标

服务器通常有日志服务,用于记录所有活动。这些日志可以写入到同一台服务器,但为了提高可靠性,日志通常会写到另一台外部服务器。

日志为开发者提供了请求执行情况的记录,例如是否有错误发生,或服务器崩溃前发生了什么。但是,日志无法提供完整的系统信息。例如,如果 RAM 成为了服务器的瓶颈,或者 CPU 资源限制了请求的处理效率,我们需要一个指标服务(metrics service)。指标服务会从服务器环境中的不同来源收集数据,例如 CPU 使用率、网络流量等,帮助开发者了解服务器行为并识别潜在瓶颈。


警报(Alerts)

作为开发者,我们并不希望一直检查指标是否有异常行为。这类似于每隔几分钟检查一次手机是否有新通知。更理想的方法是收到推送通知。当某个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时,可以设置警报以通知开发者。例如,如果 100% 的用户请求都成功响应,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警报,当成功率下降到 95% 时收到通知。


上述内容是一个初步介绍,而应用程序架构的内容远不止于此。例如,这些组件是如何相互通信的?它们需要遵守什么协议?这些协议是否有优化的可能?这些组件很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,因此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交互。我们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讨论这些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