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谈谈加班和内卷


谈谈加班和内卷

# 1

上个月,我经历了一次通宵加班。

还记得那天晚上我在家里看《绿皮书》,突然微信群就炸了,貌似是一段循环执行的代码,把公司一个平台拉挂了,领导说,后果很严重!

我也无心奥斯卡了,吓得赶紧打开电脑和同事一起查 bug,等远程回滚、修复上线这一通操作完,已经凌晨一点了。本来以为这就完事儿了,但是平台监控却显示,循环执行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。

当时,我整个人处在一种生死攸关、如临大敌的状态中,身体也本能地格外专注,一丝困意都没有。我想,横竖今晚也睡不了一个好觉了,几个同事中就我住得离公司近,干脆回公司去吧。于是穿上最厚的羽绒服,带上牙刷和眼霜,打个车就回公司改 bug 去了。

最后,经过一整夜排除变量法的排查,问题终于解决了,而且从第二天的事故通报来看,也没有我们预想中的那么严重,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。

我现在仍然记得,那天的我,虽然熬完夜心脏有点不舒服,黑眼圈又重了一些,白瞎了一瓶眼霜,但是我的情绪不是抱怨,不是疲惫,也没有一丝丝对写 bug 的人的责怪,反而特别地开心,如果要量化一下的话,大概是喝喜茶的开心程度的十倍吧!

我自己也很奇怪,为什么会开心呢?

事后,我想明白了。虽然我嘴上说无所谓自己在团队里吊车尾,但是内心依然对公司的考核制度深藏着恐惧。而在伤害自己健康的通宵后,我觉得得到了别人的认可,觉得自己很够意思、负责任,觉得领导对我的态度变好了,所以从恐惧中暂时解脱了出来,如释重负,特别开心。

人们常说,生活太艰难了,而事实上,是我们对自己太不好了。我们善于用自己或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,很多时候,自我惩罚甚至是无意识的。我之前根本没有察觉到,原来自己每天都生活在不小的压力下,原来我会为了缓解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故意惩罚自己。

我们在混沌的生活里应接不暇,还要将自己给自己施加的苦难囫囵吞下。

《My Mad Fat Diary》

“The real violence, the violence I realized was unforgivable, is the violence that we do to ourselves, when we're too afraid to be who we really are.”

“真正的暴行,是我们太害怕成为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对自己施加的,这才是不可原谅的。”

# 2

在我受到的教育、看过的小说和电视剧中,“吃苦”总是荣耀的。

凡事都选择困难的,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。在这种困难之中,我们一边在攀登悬崖时恐惧着失败和被抛弃,一边又以承受苦难为荣,蔑视那些不像我们那么能吃苦的人。

似乎享受的、容易的人生都是不值得追求的。

似乎我们要依靠这些才能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自尊感。

似乎我们必须要经过巨大的痛苦才可以去享受,否则就是堕落。

# 3

最近在听简单心理的「人性皆有裂隙 理解人格的 52 堂心理课」,里面讲述了自虐型人格。

心理学家把“自虐”分了两个类别,一种是道德自虐,一种是关系自虐。

道德自虐的人甘愿受苦,来获得道德上的胜利感。弗洛伊德说,这些人是有目的地去忍受痛苦:只有我足够隐忍,吃尽了苦头,我自己才是个“值得被爱的好人”。

想想看,小学的校园广播里放着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,电视剧里塑造着一个个“中国好媳妇”、“大嫂”的形象,还有最近热播的“苏明玉”,都在讲述着不管以前你们怎么欺负我,我都可以为你们奉献我的全部、舍弃我的家庭、放弃我的工作。

第二种是关系自虐,指的是不计代价地维持情感或是人际关系,并通过和人的关系来界定自我。

“关系自虐者会有的信念是,我可以改变,可以牺牲,让我做什么都可以,但求你不要离开我,求你继续喜欢我。只有你不离开我,我才觉得自己是存在的。”

“不计代价地保持和别人的关系。我割肉卖血也得维系我和你之间的关系;否则的话,我会觉得我自己一无是处。”

“在和他人的关系中,我的一切都是可以妥协的。”

当然以上都只是记录,并不代表我认为自己是一个自虐型人格。再次重申查理芒格的话,别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像是钉子。另外我觉得,学习一下心理学对各种人格的定义,也是一种高效的样本收集方式。

# 4

在我们的成长中,都有过孔融让梨、牺牲自己的需求去照顾别人的经历,这些“懂事”的行为,会获得极高的道德赞扬。而往往是这样的、那样的鼓励和支持,让一个孩子感觉“痛苦”是为获得亲密和爱所必需要付出的代价。

圣经中说,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,也不种也不收,也不积蓄在仓里,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。

虽然该加的班还得加,但是不妨也停下来问问自己:你是否允许自己享受?是否觉得自己值得被爱?你在内心深处,是否觉得自己是好的?